奥氏体不锈钢管件热处理后应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7 检验和试验 1. 1 检验
7.1.1 管件的外观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 外观检验应逐件进行;
。管件本体的内外表面应光滑,无氧化皮。焊缝应圆滑过渡,不得有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咬边等缺陷,并不得留有熔淹和飞溅物;
管件本体上不得有深度大于公称壁厚的 57 。且大于 0 , 80 皿的结疤、折迭、离层、发紋时; (!) 管件上不得有深度大于公称壁厚的 10^ 且大于 1. 60 皿的机械划痕和凹坑;
缺陷的研磨应见到完好金属为止,研磨后管件的剩余壁厚不应小于公称壁厚的 90^ 。 7.1.2 成品管件的形状和尺寸应逐件检查,并应符合本标准第 4 章的要求。 7.1.3 成品管件的无损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碳钢、不锈钢的三通和四通以及铬钼钢材料的管件应逐件进行全表面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
检测结果以 I 级为合格;
除三通、四通外,对奥氏体不锈钢无缝管件,应逐件进行渗透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 丁 473(1 5 的 I 级要求;对奥氏体不锈钢钢板制对焊管件,应逐件对焊缝全表面进行 100 劣渗透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 8/7 4730.5 的 I 级要求;对于管件本体材料,每批管件抽检数量应为 101 且不应少于 2 件,进行全表面1007 。渗透检测;
对碳素钢和铬钼钢无缝管件,应逐件进行全表面磁粉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 16/1 4730 , 4 的 I 级要求;对碳素钢和铬钼钢钢板制对焊管件,应逐件对焊缝全表面进行 1007 。磁粉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 3/1 4730.4 的I 级要求;对于管件本体材料,每批管件抽检数量应为 57 。,且 不应少于 2 件,进行全表面 1007 。磁粉检测; &) 除非合同另有规定外,管件的对接焊缝全长应进行 1007 。的射线检测,射线检测均按 18/ 丁
4730 , 2 标准进行,检测结果应不低于 II 级要求。射线检测技术等级不应低于 ^6 级; 。管件表面不得有微裂纹。 7.1.4 无损检测检查出的微裂紋,其深度不大于 0 .811 皿且不大于公称壁厚的 107 。时,应对其进行研磨消除。如果微裂紋的深度大于 0 .811 皿或大于公称壁厚的 107 。, 该管件应报废处理。 7.2 试验
7.2.1 16 ^110 (3 、 161 \411011 、 09^2^00^ 09 ^1 )1 ^1)11 等低温用钢,应做低温夏比冲击试验,试验用
试件应在同批母材上选取,并具有与成品管件相 ', 的最终热处理状态。试验要求和试验结果应符合 06 150 的有关规定。 、 7.2.2 成品管件的硬度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3 〉对碳素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管件每批抽检数量应为 3 。石, 且不应少于 2 件,试验结果有 1 件不合格时,应加倍试验,若仍有一个不合格时,应逐件检查。铬钼合金钢管件应逐件试验;
。管件的本体硬度应符合表 1. 2 , 2 的要求;
。 焊缝及其热影响区的硬度检验应符合相应标准要求,其硬度值不应高于管件本体硬度的 120 0 1
彔 1.2.2 管件本体硬度
材料
|
硬度值
|
材料
|
硬度值
|
。 2358 、 10 、 20 024511 ^(^)、 200
|
《 156
|
120 ;颜 0(3 、 12 & 2編化、 12& 藝 VII 、 1201-1^0^0 14 & 11\1011 、 150^011 、 1501-1^00
|
《 180
|
薩 11 、
0345111 ; 161^1111^麵!!。) 163^1111)11 、 09^0^1011
|
《 170
|
10151^0
|
《 230
|
奥氏体不锈钢
|
《 190
|
材料
|
硬度值
|
材料
|
硬度值
|
。 2358 、 10 、 20 024511 ^(^)、 200
|
《 156
|
120 ;颜 0(3 、 12 & 2編化、 12& 藝 VII 、 1201-1^0^0 14 & 11\1011 、 150^011 、 1501-1^00
|
《 180
|
薩 11 、
0345111 ; 161^1111^麵!!。) 163^1111)11 、 09^0^1011
|
《 170
|
10151^0
|
《 230
|
奥氏体不锈钢
|
《 190
|
1.1. 3 除非合同有规定外,按本标准生产的管件不要求在制造厂进行水压试验,但它应能够承受相应钢管标准所规定的试验压力,并达到相应的,格判定标准。 7.3 补充要求 7
当合同有规定,可增加下列项目中的一项或数项,检验或试验应由制造厂完成,但项目、抽样方法和合格判定标准应在合同中规定: 晶间腐蚀试验; 。金相组织检验;
其他的检验或试验。
|